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满族的服饰文化

满族的服饰文化

关键词:满族的服饰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本溪县在线
  • 电 话:13081372201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benxi.ccoo.cn
  • 感谢 vg511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062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满族的服饰

 

〈一〉旗袍
    满族的服饰在一个世纪以前,实际上是清代的“国服”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旗袍。
    旗袍满语称“布介”。古时泛指满洲、蒙古、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袍。分单、夹、皮、棉四种。这种“衣皆连裳”的服装同汉族的“上衣下裳”有明显不同。其式样特点是:无领(后习惯加一假领,亦出现圆领),捻襟(大襟),左衽,四面开禊,束腰,有扣绊,窄袖(或带箭袖)。这种衣着适应骑射民族的生活习俗。箭袖满语称“哇哈”,形似马蹄,又称“马蹄袖”,平日挽起,放下可御寒,后来演变为清朝官员遏见皇上或上司的一种礼节——放哇哈。长袍外腰的布带子可挂装物品的小袋子,烟荷包。满族妇女穿着的旗袍领口、袖头、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。还有将花绣在袖里,挽出来的“大挽袖”女式旗袍,美观考究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男旗袍已渐弃不用,女旗袍也不断演变,由宽腰直筒式演变为紧身合体的曲线型式样,使旗袍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代表。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〈二〉马褂
    马褂分纱、单、夹三种,分别由熟 、洋绉或绸缎、圆花、寿字、花枝等隐花缎子或大绒制成,有大襟、对襟、琵琶襟等多种形式。满族人喜欢在旗袍外套马褂,称“长袍马褂”。马褂清初仅限八旗士兵穿着,后来逐渐盛行于民间。马褂最后常被皇帝用以赏赐有功之臣。被皇帝赏给“黄马褂”可谓极高的荣誉。 



   〈三〉坎肩
    坎肩,又叫背心、马甲、披袄、搭护等,是由汉族的“半臂”演化而来。坎肩常配套于旗袍之外。坎肩有对襟、捻襟、一字襟、人字襟、琵琶襟巴图鲁等多种形式。巴图鲁满语音为“勇士”,这种坎肩是京师八旗旗人最时尚的一种款式。后来加上两袖,称“鹰膀”,妇女的坎肩多绣边、镶边。

   〈四〉套裤
    套裤,满语称“渥季阿力”,只有裤筒,套在裤子外面,有的膝部绣有图案,男女可穿,用于秋冬季狩猎时防寒。

   〈五〉鞋
    满族有“女履旗鞋男穿靴”之说。旗鞋分寸底鞋(平底鞋)和高底鞋。高底鞋鞋底中间高出数寸,有的形似马蹄,称为“马蹄底”鞋,有的形似花盆,称为“花盆底”鞋。帮镶彩边绣花,满族女鞋忌表面无花,以为近凶服。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族妇女一律缠足的时代,满族妇女却一直保持了“天足”的自然美。满族男子原以穿靴为主。一般旗人着尖头靴,以利骑射,另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,轻便利步,满语称“卡萨靴”,俗称“爬山虎”。官员穿方头靴。靴有绒靴、革靴等,多做成前掐脸式样。满族最有特色的鞋是靰鞡鞋,用兽皮和家畜皮制成,冬季时常在鞋内充填柔软如絮的乌拉草,轻便暖和,便于雪地行走。清中叶后,满族男子平时穿家制的布鞋,多为素帮、布底、圆、方口式。妇女平日穿薄底布鞋,鞋头多有“云头”等美丽的图案。

   〈六〉帽子
    帽子满语称“玛哈”,满族一年四季都戴帽子。玛哈可分礼帽和便帽两大类。便帽有四喜帽、耳朵帽、帽头儿等。四喜帽又称“四块瓦”,有四个毛皮耳,皮耳缝以貂等皮毛,多为富家子弟所有。耳朵帽即毡帽,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使用,有左右两耳,上缝制毛皮。帽头儿也叫小帽,是以六瓣缝合而成的半圆形小帽,俗称“瓜皮帽”,是吸收汉族之俗所制。在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“大疙瘩”,俗称“算盘结”,帽檐*下的正中有用美玉宝石制成的帽石,有的还在帽疙瘩上结一缕红丝绳,称为“红缦”。帽头儿无论老少贵*都喜欢戴。大风帽又叫“风兜”,是老人冬季所用的冬帽。满族妇女平日喜爱戴平顶帽以及“坤秋”。老妇人则喜戴“脑包”,这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。礼帽又称大帽,是出门会客或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所戴的帽子,按季节不同可分为暖帽和凉帽。凉帽又称草帽,无帽檐,形如覆釜。暖帽是绸缎或毡子制的圆帽。礼帽顶上都加一团红毛作为装饰,这个装饰称为“顶子”。礼帽多为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戴。满族的帽饰习俗对清代官服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。“顶戴、花翎”是清代特有的标志品级的方法。

   〈七〉发式
    满族的发式很具民族特色。男子的发式为“剃发垂辫”,即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,将直线外的头发剃去,将颅后留的头发编结为辫垂于脑后。这是因袭了满之先民的习俗。清朝定都北京之后,强令剃发,各族人民大都为此发式,直至清亡。辛亥革命后,与世界潮流同步,或为光头或为分头,极少再有保持剃发之俗者。满族女人的发式在成年前与男孩相同;成年后方蓄发,名曰“留头”,所蓄之发待嫁时或梳单辫,或梳抓髻;婚后绾为发髻。发髻有多种式样,大盆头、鬅头、架子头等等,其中最典型的是两把头,即架子头、如意头,因多在满族上层妇女以及庄重场合中采用,故又称为“京头”。它是将头发梳到头顶,平分成两绺,梳结为横长的发髻,以高为尚。再将脑后余发绾成两个扁髻,名为“燕尾”。另外还有把两鬓头发挑下,用肥皂水贴耳抿成钩形,名为“水鬓”,俗称“水壶轳”。一般劳动妇女则只在头上梳个大发鬓,名为“盘盘髻儿”。满族妇女重头饰,喜欢于发间插上鲜花、簪、钗等饰物。在喜庆庄重场合,满族妇女往往在髻上戴“旗头”。旗头又叫宫装,俗称钿子,是用青色的缎纱等制成的扁形之冠。
    满族妇女还有戴耳环的习俗。一般幼小时即在耳朵上扎一小孔,为成年后戴耳环或耳坠之用。甚至有扎三、四孔者,便有“一耳三钳”或“四钳”者。
    满族妇女如此重视发式发饰,又不缠足,所以有“金头天足”之称。
    清王朝的官服制度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,有长袍、马褂、顶戴、花翎、剃发、长辫等。其服饰相当繁琐,等级区别分明。
    现在,满族的服饰已与汉族十分一致,但是旗袍则一直流传下来,成为充分体现中国女性东方美的传统服装。

 

 

“扳指”与“戒指”——满族首饰的渊源

 

        满族作为曾经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七年的一个少数民族,其文化至为丰富且流传甚为绵长。在其与汉族逐渐融合的过程中,彼此之固有文化融会贯通、相得益彰。

    原属于满族特有的首饰——扳指与戒指,虽非九鼎大吕,但就其渊源与文化微妙论,则颇值得涵泳玩味。

  扳指亦指“板指”,又称“班指”或“梆指”。为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之短管状饰物。考其源,出于实用而始制此物。满族八旗子弟于弱冠前,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由“一个劲儿”(二十市斤拉力)循序渐进为“二十个劲儿”甚至“三十个劲儿”。拉弓时佩带扳指,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,故昔年之八旗子弟对此物甚为重视,人手一枚,因而成习。初时因重实用,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。其宽窄肥瘦不一,因人而异,以便套带。

  本是辅助习武的扳指,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羡与效颦,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,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,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,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。

  其质地亦由原来的犀角、驼骨发展为象牙、水晶、玉、瓷、翡翠、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。

    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,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,然就其质量而言,优者与劣者相较,骤观之并不相上下,而骨子里竟判若霄壤。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,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,满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,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。以其大小厚薄论,又有文武之分,武扳指多素面,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。

  戒指又名“约指”,俗称“镏子”。清朝兴盛时期,旗家男女皆喜戴上此物。其式祥甚多,以光面戒指(即无花者)为最普通,或作扁圈式,或作圆筒式,或作面部(即指盖部)之凸起式者不等。上有铸字者,如“福寿绵长”或单个的“福”字或“寿”字。

    八旗子弟有其友朋之投契者,于戒指一物,多有用其表示团结精神,彼此各戴一枚,皆铸有“二人平心”之字样,夫妻间亦有借用此种戒指以表示心地无二者。

  按戒指之意义,戴于指上,含有警戒之告示,其上镌有“戒烟”、“戒酒”、“戒色”之字样。及后,汉族人士亦多效此风。凡劝人戒烟戒酒戒色者,聚资为之镌一戒指赠之。八旗子弟最普通之戒指,多镌有自己的姓名,此风历久不混。

  戒指之质料,满族贵胄有翡翠质者,蔚为贵品。其次为金质镶嵌宝珠玉石者,戴于指上璨灿夺目,亦非贵胄不敢如是夸张也。普通者则为金银二质,而尤以银质者为最普通。有在银质戒指上加以“包金者”,与金质戒指鱼目混珠,北京的老旗人谓之曰“穷人美”。

 

靰鞡鞋

    俗曰:“关东山三件宝,人参、貂皮、乌拉草。”“乌拉草,蓬勃丛生,高二、三尺,有筋无节,异常绵软,凡穿乌拉鞋等,将草锤熟垫藉其内,冬夏温凉得当”,“辽东一带率产此草,出自白山左近者尤佳” (《长白汇征录》)。乌拉,又写作“靰鞡”,用“方尺牛皮,屈曲成之,不加缘缀,覆及足背。” (《鸡林旧闻录》),穿这种鞋,在冰天雪地中行猎、砍柴,均能保暖,应用普遍。当年努尔哈赤及诸将就“足纳鹿皮兀剌靴,或黄色、或黑色” (《李朝实录》)。

     清朝入主中原后,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与经济条件的优越,已不必再穿靰鞡,而改用布料制鞋,或夹或棉,随季而用,也不再铺垫乌拉草,演变形成了各种样式的靴子。

 

 

清代后妃发式与首饰

    清代后妃梳什么发式,可以说是一件神秘莫测的事情:自从慈禧垂帘听政,以“母仪”昭著天下才揭开这一秘密。流行于清末的“大拉翅”被世人认定是宫廷后妃的正式发式,宦官命妇,民间女子纷纷效法,流传至今的戏剧舞台上。其实,清代后妃发式也与清代社会发展一样经历了由低到高、由简单到复杂,由朴实到奢华的过程。

  统治清代的满族原生活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,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、耕种、采摘的生活方式。为了行动快捷,便于骑射,满族男女都有辨长盘髻的习惯。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一长辨,盘一圆髻。当时无论身份高低,贫富贵贱,发式统一。到后来努尔哈赤建后金国,始建冠服制度。宫廷后妃命妇为了大典时戴朝冠的需要,将头顶之盘髻松散于脑后。清初,再次健全冠服制度。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,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。戴上钿子,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。于是,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,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,戴上钿子十分稳固。摘下钿子,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。因为这种发式,平分左右,各扎一把,宫内后妃称其为“小两把头”。清初的几位皇太后、皇后生活节俭,梳小两把头时,只戴鲜花,不佩首饰。“小两把头”在清宫流行很久,直到乾隆朝,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,不戴金银首饰。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。“小两把头”的特点,是用本人头发梳成,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。“小两把头”的出现,是从实用出发的,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,经济发展,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,由实用型向着美容、美饰的审美型发展。

  清中期,是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。在此期间,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发展,首饰制作工艺亦不例外。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,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,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。但是,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、银、玉、珍珠、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,“小两把头”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。如“小两把头”低垂,几乎挨到耳根,发髻松,稍碰即散。如何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上去呢?于是,一种新的梳头工具——发架应运而生。发架有木制的,也有铁丝拧成的,形似横着的眼镜架。梳头时,先固定头座,再放上发架,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,交叉绾在发架上。中间横插一长扁方(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),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,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。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,梳成扁平状,末端用发带束起,微微上翘,形似燕尾。整个发髻象个待飞的燕子,清代后妃还因年龄而异梳头戴首饰。年纪轻的,戴艳丽的珍宝首饰,显出年青活泼的朝气。年老的梳“两把头”,首饰选质地高贵的,体现出老年妇女端庄、稳重。皇家女子头上梳两把头,插戴上贵重的首饰,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。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,似有节奏,头节、脖梗不能左右摇晃,来回摆动。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。

      到清代晚期,清宫后妃又风行头套式的“大拉翅”发型。“大拉翅”是一形似扇面的硬壳,高约一尺余,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,再用布裕褙做胎。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,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。需用时,戴在头上,不用时,摘下搁置一边。既能美饰头发,又摘戴自如,可谓两全其美。《清宫词》曰:“凤髻盘出两道齐,珠光钗影护蝤蛴。城中何止高于尺,叉子平分燕尾底。”大拉翅取代了用发架梳的两把头,据说是慈禧的独创发明,与她在清宫中的地位有关。慈禧以秀女选入清宫,由贵人、嫔、妃晋封为皇贵妃。在咸丰帝病逝承德后,慈禧唯一的儿子戴淳继承皇位。尊慈禧为圣母皇太后,并开始垂帘听政,操纵清代政治大权达半个世纪。慈禧名为皇太后,实为一代女皇,她所处地位与清代的皇太后、皇后都不同。加之她奢侈无度、生活靡费。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她追求“美”的标准。

      由此可见,慈禧创制“大拉翅”式的发套,正是她权欲、地位的真实写照。

  清代后妃发式从简单的“小两把头”到“叉子头”、再到“大拉翅”都有明显的满族传统特色,点缀这几种发式的头饰,也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。下边分别叙述:扁方:扁方是满族妇女梳“两把头”时主要首饰。在载涛、郓宝惠合著的《清末贵族之生活》一书中,曾讲到“满族女子平时梳‘两把头’,式样简朴。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‘扁方’上”。扁方一般长32—35厘米之间,宽4厘米。厚0.2—0.3厘米。呈尺形,一端半圆,一端似卷轴。梳“叉子头”或“大拉翅”,都起到横向连接的作用。汉代男子盛行戴冠、弁、冕作装饰,装冠、弁、冕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件12寸长的大簪,从左穿到右。

  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与汉代长簪有类似的作用,且尺寸相同。只是使用对象不同罢了。由此可推断,扁方可能由长簪演变而来的。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,如遇到丧事,妻子为丈夫戴孝。放下“两把头”,头上插一个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。儿媳为公婆戴孝,则要插一白银或白铜小扁方,以示区别。

  清代后妃戴的扁方质地很多,有金、银、玉、翠、玳瑁、伽楠香、檀香木、珍珠、宝石等。其制做精细为天下罕见。如金缧丝加点翠、银镶嵌宝石、金錾花、玉雕刻多种多样。在扁方仅一寸宽的狭面上,能制做出花鸟鱼虫、亭台楼阁、瓜果文字等维妙维肖的精美图案。后妃们戴扁方、故意露出两端的花饰,有的还在扁方一端的轴孔中垂一束绿穗,走起路来,行动有节,增添女人端庄美丽的仪态。

  簪:簪的使用很早,在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中,就有圆椎形的骨簪出土。春秋战国时期,金簪、玉簪相继出现并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。帝王饰玉簪、后妃饰金簪。其次象牙簪、玳瑁簪均为臣子戴的簪。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,不外实用型和装饰型两种。实用簪多为光素长针挺,质地多为金、银、铜等,在盘髻时起到固定头型的作用。装饰型簪多选用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,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。清宫后妃头簪多用金、玉珠、宝石制作,工艺考究,造型精美。如故宫现存“白玉一笔寿字簪”,就是用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雕刻成一笔写成的“寿”字,簪挺就是“寿”字的最后一笔。用同样方法雕制的翡翠盘肠簪,红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的佳作。金錾福字簪,喜鹊登梅簪、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、玲珑剔透而闻名。再有,在金、银底上镶嵌各种珍珠、宝石的头簪,多是簪头与针挺两部分组成。簪头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花叶枝杈,再将宝石做成的花辨、花蕊的底部钻上孔,穿细铜丝,绕成弹性很大的弹簧,轻轻一动,擅摆不停。使飞禽的眼睛、触角,植物的须叶、枝杈形象逼真,维妙维肖。戴在女性头上,无疑增加了几分娇态美姿。

  头花:头花是清宫后妃梳“叉子头”、“大拉翅”发髻的主要首饰,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。如故宫珍藏的红宝石串米珠头花、羽毛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(松、竹、梅)头花、蓝宝石蜻蜓头花、红宝石花迭绵绵头花、金镙丝双龙戏珠头花、金嵌米珠双钱头花等等,都以制作精致,形象逼真而著称。清宫后妃喜戴头花,因花朵大、覆盖面大,戴在“两把头”正中,显得富丽堂皇。清代后妃戴头花有美饰发髻的用意,亦有显示身份、地位的意思。在慈禧的许多画像、照片中,都能见到她发髻高耸,头戴大朵头花的形象。慈禧不但喜欢珠宝头花,还喜欢戴大朵绒花。这是因为汉语中的“绒花”与满语中的“荣华”近音,戴绒花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。因此,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戴绒头花,以求吉祥。尤其应时节顺序戴应季绒花:立春日戴绒春幡,清明日戴绒柳芽花,端阳日戴绒艾草,中秋日戴绒菊花,重阳日戴绒朱萸,冬至节戴葫芦绒花……

  流苏:1904年,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了几幅油画像,其中一幅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衣氅衣,头上梳的“大拉翅”,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:翠簪、凤钗、金扁方、宝石头花、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,为慈禧增添了雍容富贵之感。流苏与古代八大首饰中的步摇极为想象。“步摇者,贯以黄金珠玉,由钗垂下,步则摇之之意。”步摇始见于汉代宫廷后妃的礼制首饰。汉代以后,步摇逐渐流行民间,成为妇女喜爱的首饰之一。清宫后妃称步摇为流苏。其形式多种多样,顶端有龙凤头、雀头、蝴蝶、鸳鸯、蝙蝠等,或口衔垂珠、或头顶垂珠。珠串也有一层、二层、三层不等。在故宫珍宝馆展出的一件“米珠双喜字流苏”,是同治帝大婚时,皇后戴过的。流苏顶端是羽毛点翠的大蝙蝠,其嘴里衔着两个小金套环,下面衔接一个羽毛点翠的如意云头。如意云头下平行缀着三串长珍珠。每串珍珠又平行分为三层,层与层之间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。串珠最底端用红宝石作坠角。整个流苏长二十八公分,戴在发髻顶端,珠穗下垂与肩平。是流苏中最长的一件。清宫珍藏的流苏多为皇后所戴,以凤衔滴珠的数量最多。如一龙一凤对峙的称为“龙凤呈祥”,双凤对立的称“彩凤双飞”,牡丹花与凤凰的是“丹凤朝阳”、“凤穿牡丹”等等。皇帝自喻真龙天子,皇后就是鸟中之王的凤凰。封建帝王希望自己多子多孙,所以皇后头饰中凤凰及凤鸟育雏的题材就很多。

    此外,后妃头饰中还有勒子、钿花、疙瘩针、老鸦瓢、耳挖勺等满族特色的首饰,都是清宫后妃梳“两把头”用以固定、装饰发髻的。随着满汉风俗习惯、服饰文化的融合,清宫后妃头饰逐渐被民间所吸收,由此演变出许多深为妇女喜爱的头饰,流传至今影响很深。

 

 

这是满族的标徽:




 

 

满族的服饰

 

〈一〉旗袍
    满族的服饰在一个世纪以前,实际上是清代的“国服”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旗袍。
    旗袍满语称“布介”。古时泛指满洲、蒙古、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袍。分单、夹、皮、棉四种。这种“衣皆连裳”的服装同汉族的“上衣下裳”有明显不同。其式样特点是:无领(后习惯加一假领,亦出现圆领),捻襟(大襟),左衽,四面开禊,束腰,有扣绊,窄袖(或带箭袖)。这种衣着适应骑射民族的生活习俗。箭袖满语称“哇哈”,形似马蹄,又称“马蹄袖”,平日挽起,放下可御寒,后来演变为清朝官员遏见皇上或上司的一种礼节——放哇哈。长袍外腰的布带子可挂装物品的小袋子,烟荷包。满族妇女穿着的旗袍领口、袖头、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。还有将花绣在袖里,挽出来的“大挽袖”女式旗袍,美观考究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男旗袍已渐弃不用,女旗袍也不断演变,由宽腰直筒式演变为紧身合体的曲线型式样,使旗袍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代表。

 

   〈二〉马褂
    马褂分纱、单、夹三种,分别由熟 、洋绉或绸缎、圆花、寿字、花枝等隐花缎子或大绒制成,有大襟、对襟、琵琶襟等多种形式。满族人喜欢在旗袍外套马褂,称“长袍马褂”。马褂清初仅限八旗士兵穿着,后来逐渐盛行于民间。马褂最后常被皇帝用以赏赐有功之臣。被皇帝赏给“黄马褂”可谓极高的荣誉。 

   〈三〉坎肩
    坎肩,又叫背心、马甲、披袄、搭护等,是由汉族的“半臂”演化而来。坎肩常配套于旗袍之外。坎肩有对襟、捻襟、一字襟、人字襟、琵琶襟巴图鲁等多种形式。巴图鲁满语音为“勇士”,这种坎肩是京师八旗旗人最时尚的一种款式。后来加上两袖,称“鹰膀”,妇女的坎肩多绣边、镶边。

   〈四〉套裤
    套裤,满语称“渥季阿力”,只有裤筒,套在裤子外面,有的膝部绣有图案,男女可穿,用于秋冬季狩猎时防寒。

   〈五〉鞋
    满族有“女履旗鞋男穿靴”之说。旗鞋分寸底鞋(平底鞋)和高底鞋。高底鞋鞋底中间高出数寸,有的形似马蹄,称为“马蹄底”鞋,有的形似花盆,称为“花盆底”鞋。帮镶彩边绣花,满族女鞋忌表面无花,以为近凶服。值得注意的是在汉族妇女一律缠足的时代,满族妇女却一直保持了“天足”的自然美。满族男子原以穿靴为主。一般旗人着尖头靴,以利骑射,另有一种薄底短筒的快靴,轻便利步,满语称“卡萨靴”,俗称“爬山虎”。官员穿方头靴。靴有绒靴、革靴等,多做成前掐脸式样。满族最有特色的鞋是靰鞡鞋,用兽皮和家畜皮制成,冬季时常在鞋内充填柔软如絮的乌拉草,轻便暖和,便于雪地行走。清中叶后,满族男子平时穿家制的布鞋,多为素帮、布底、圆、方口式。妇女平日穿薄底布鞋,鞋头多有“云头”等美丽的图案。

   〈六〉帽子
    帽子满语称“玛哈”,满族一年四季都戴帽子。玛哈可分礼帽和便帽两大类。便帽有四喜帽、耳朵帽、帽头儿等。四喜帽又称“四块瓦”,有四个毛皮耳,皮耳缝以貂等皮毛,多为富家子弟所有。耳朵帽即毡帽,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使用,有左右两耳,上缝制毛皮。帽头儿也叫小帽,是以六瓣缝合而成的半圆形小帽,俗称“瓜皮帽”,是吸收汉族之俗所制。在帽顶缀有一个丝绒结成的“大疙瘩”,俗称“算盘结”,帽檐*下的正中有用美玉宝石制成的帽石,有的还在帽疙瘩上结一缕红丝绳,称为“红缦”。帽头儿无论老少贵*都喜欢戴。大风帽又叫“风兜”,是老人冬季所用的冬帽。满族妇女平日喜爱戴平顶帽以及“坤秋”。老妇人则喜戴“脑包”,这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。礼帽又称大帽,是出门会客或在比较庄重的场合所戴的帽子,按季节不同可分为暖帽和凉帽。凉帽又称草帽,无帽檐,形如覆釜。暖帽是绸缎或毡子制的圆帽。礼帽顶上都加一团红毛作为装饰,这个装饰称为“顶子”。礼帽多为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戴。满族的帽饰习俗对清代官服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。“顶戴、花翎”是清代特有的标志品级的方法。

   〈七〉发式
    满族的发式很具民族特色。男子的发式为“剃发垂辫”,即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,将直线外的头发剃去,将颅后留的头发编结为辫垂于脑后。这是因袭了满之先民的习俗。清朝定都北京之后,强令剃发,各族人民大都为此发式,直至清亡。辛亥革命后,与世界潮流同步,或为光头或为分头,极少再有保持剃发之俗者。满族女人的发式在成年前与男孩相同;成年后方蓄发,名曰“留头”,所蓄之发待嫁时或梳单辫,或梳抓髻;婚后绾为发髻。发髻有多种式样,大盆头、鬅头、架子头等等,其中最典型的是两把头,即架子头、如意头,因多在满族上层妇女以及庄重场合中采用,故又称为“京头”。它是将头发梳到头顶,平分成两绺,梳结为横长的发髻,以高为尚。再将脑后余发绾成两个扁髻,名为“燕尾”。另外还有把两鬓头发挑下,用肥皂水贴耳抿成钩形,名为“水鬓”,俗称“水壶轳”。一般劳动妇女则只在头上梳个大发鬓,名为“盘盘髻儿”。满族妇女重头饰,喜欢于发间插上鲜花、簪、钗等饰物。在喜庆庄重场合,满族妇女往往在髻上戴“旗头”。旗头又叫宫装,俗称钿子,是用青色的缎纱等制成的扁形之冠。
    满族妇女还有戴耳环的习俗。一般幼小时即在耳朵上扎一小孔,为成年后戴耳环或耳坠之用。甚至有扎三、四孔者,便有“一耳三钳”或“四钳”者。
    满族妇女如此重视发式发饰,又不缠足,所以有“金头天足”之称。
    清王朝的官服制度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,有长袍、马褂、顶戴、花翎、剃发、长辫等。其服饰相当繁琐,等级区别分明。
    现在,满族的服饰已与汉族十分一致,但是旗袍则一直流传下来,成为充分体现中国女性东方美的传统服装。

 

 

“扳指”与“戒指”——满族首饰的渊源

 
    满族作为曾经统治中国长达二百六十七年的一个少数民族,其文化至为丰富且流传甚为绵长。在其与汉族逐渐融合的过程中,彼此之固有文化融会贯通、相得益彰。

    原属于满族特有的首饰——扳指与戒指,虽非九鼎大吕,但就其渊源与文化微妙论,则颇值得涵泳玩味。

  扳指亦指“板指”,又称“班指”或“梆指”。为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之短管状饰物。考其源,出于实用而始制此物。满族八旗子弟于弱冠前,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由“一个劲儿”(二十市斤拉力)循序渐进为“二十个劲儿”甚至“三十个劲儿”。拉弓时佩带扳指,藉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运动量,故昔年之八旗子弟对此物甚为重视,人手一枚,因而成习。初时因重实用,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。其宽窄肥瘦不一,因人而异,以便套带。

  本是辅助习武的扳指,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羡与效颦,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,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,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,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。

  其质地亦由原来的犀角、驼骨发展为象牙、水晶、玉、瓷、翡翠、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。

    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,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,然就其质量而言,优者与劣者相较,骤观之并不相上下,而骨子里竟判若霄壤。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,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,满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,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。以其大小厚薄论,又有文武之分,武扳指多素面,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。

  戒指又名“约指”,俗称“镏子”。清朝兴盛时期,旗家男女皆喜戴上此物。其式祥甚多,以光面戒指(即无花者)为最普通,或作扁圈式,或作圆筒式,或作面部(即指盖部)之凸起式者不等。上有铸字者,如“福寿绵长”或单个的“福”字或“寿”字。

    八旗子弟有其友朋之投契者,于戒指一物,多有用其表示团结精神,彼此各戴一枚,皆铸有“二人平心”之字样,夫妻间亦有借用此种戒指以表示心地无二者。

  按戒指之意义,戴于指上,含有警戒之告示,其上镌有“戒烟”、“戒酒”、“戒色”之字样。及后,汉族人士亦多效此风。凡劝人戒烟戒酒戒色者,聚资为之镌一戒指赠之。八旗子弟最普通之戒指,多镌有自己的姓名,此风历久不混。

  戒指之质料,满族贵胄有翡翠质者,蔚为贵品。其次为金质镶嵌宝珠玉石者,戴于指上璨灿夺目,亦非贵胄不敢如是夸张也。普通者则为金银二质,而尤以银质者为最普通。有在银质戒指上加以“包金者”,与金质戒指鱼目混珠,北京的老旗人谓之曰“穷人美”。

 

靰鞡鞋

    俗曰:“关东山三件宝,人参、貂皮、乌拉草。”“乌拉草,蓬勃丛生,高二、三尺,有筋无节,异常绵软,凡穿乌拉鞋等,将草锤熟垫藉其内,冬夏温凉得当”,“辽东一带率产此草,出自白山左近者尤佳” (《长白汇征录》)。乌拉,又写作“靰鞡”,用“方尺牛皮,屈曲成之,不加缘缀,覆及足背。” (《鸡林旧闻录》),穿这种鞋,在冰天雪地中行猎、砍柴,均能保暖,应用普遍。当年努尔哈赤及诸将就“足纳鹿皮兀剌靴,或黄色、或黑色” (《李朝实录》)。

     清朝入主中原后,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与经济条件的优越,已不必再穿靰鞡,而改用布料制鞋,或夹或棉,随季而用,也不再铺垫乌拉草,演变形成了各种样式的靴子。

 

 

清代后妃发式与首饰

    清代后妃梳什么发式,可以说是一件神秘莫测的事情:自从慈禧垂帘听政,以“母仪”昭著天下才揭开这一秘密。流行于清末的“大拉翅”被世人认定是宫廷后妃的正式发式,宦官命妇,民间女子纷纷效法,流传至今的戏剧舞台上。其实,清代后妃发式也与清代社会发展一样经历了由低到高、由简单到复杂,由朴实到奢华的过程。

  统治清代的满族原生活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,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、耕种、采摘的生活方式。为了行动快捷,便于骑射,满族男女都有辨长盘髻的习惯。即将头发集于头顶编一长辨,盘一圆髻。当时无论身份高低,贫富贵贱,发式统一。到后来努尔哈赤建后金国,始建冠服制度。宫廷后妃命妇为了大典时戴朝冠的需要,将头顶之盘髻松散于脑后。清初,再次健全冠服制度。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,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。戴上钿子,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。于是,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,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,戴上钿子十分稳固。摘下钿子,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。因为这种发式,平分左右,各扎一把,宫内后妃称其为“小两把头”。清初的几位皇太后、皇后生活节俭,梳小两把头时,只戴鲜花,不佩首饰。“小两把头”在清宫流行很久,直到乾隆朝,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,不戴金银首饰。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。“小两把头”的特点,是用本人头发梳成,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。“小两把头”的出现,是从实用出发的,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,经济发展,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,由实用型向着美容、美饰的审美型发展。

  清中期,是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。在此期间,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发展,首饰制作工艺亦不例外。清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,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,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。但是,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、银、玉、珍珠、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,“小两把头”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。如“小两把头”低垂,几乎挨到耳根,发髻松,稍碰即散。如何将这些美丽的首饰戴上去呢?于是,一种新的梳头工具——发架应运而生。发架有木制的,也有铁丝拧成的,形似横着的眼镜架。梳头时,先固定头座,再放上发架,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,交叉绾在发架上。中间横插一长扁方(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),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,戴什么样的首饰都捉得住。两把头后面的耳边的垂发,梳成扁平状,末端用发带束起,微微上翘,形似燕尾。整个发髻象个待飞的燕子,清代后妃还因年龄而异梳头戴首饰。年纪轻的,戴艳丽的珍宝首饰,显出年青活泼的朝气。年老的梳“两把头”,首饰选质地高贵的,体现出老年妇女端庄、稳重。皇家女子头上梳两把头,插戴上贵重的首饰,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。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,似有节奏,头节、脖梗不能左右摇晃,来回摆动。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。

      到清代晚期,清宫后妃又风行头套式的“大拉翅”发型。“大拉翅”是一形似扇面的硬壳,高约一尺余,里面用铁丝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和骨架,再用布裕褙做胎。外边包上青缎和青绒布,做成一个固定的纯装饰性大两把头。需用时,戴在头上,不用时,摘下搁置一边。既能美饰头发,又摘戴自如,可谓两全其美。《清宫词》曰:“凤髻盘出两道齐,珠光钗影护蝤蛴。城中何止高于尺,叉子平分燕尾底。”大拉翅取代了用发架梳的两把头,据说是慈禧的独创发明,与她在清宫中的地位有关。慈禧以秀女选入清宫,由贵人、嫔、妃晋封为皇贵妃。在咸丰帝病逝承德后,慈禧唯一的儿子戴淳继承皇位。尊慈禧为圣母皇太后,并开始垂帘听政,操纵清代政治大权达半个世纪。慈禧名为皇太后,实为一代女皇,她所处地位与清代的皇太后、皇后都不同。加之她奢侈无度、生活靡费。衣食住行都要符合她追求“美”的标准。

      由此可见,慈禧创制“大拉翅”式的发套,正是她权欲、地位的真实写照。

  清代后妃发式从简单的“小两把头”到“叉子头”、再到“大拉翅”都有明显的满族传统特色,点缀这几种发式的头饰,也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格。下边分别叙述:扁方:扁方是满族妇女梳“两把头”时主要首饰。在载涛、郓宝惠合著的《清末贵族之生活》一书中,曾讲到“满族女子平时梳‘两把头’,式样简朴。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‘扁方’上”。扁方一般长32—35厘米之间,宽4厘米。厚0.2—0.3厘米。呈尺形,一端半圆,一端似卷轴。梳“叉子头”或“大拉翅”,都起到横向连接的作用。汉代男子盛行戴冠、弁、冕作装饰,装冠、弁、冕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件12寸长的大簪,从左穿到右。

  清代满族妇女的扁方与汉代长簪有类似的作用,且尺寸相同。只是使用对象不同罢了。由此可推断,扁方可能由长簪演变而来的。但是扁方也有尺寸小的,如遇到丧事,妻子为丈夫戴孝。放下“两把头”,头上插一个3寸左右的骨小扁方。儿媳为公婆戴孝,则要插一白银或白铜小扁方,以示区别。

  清代后妃戴的扁方质地很多,有金、银、玉、翠、玳瑁、伽楠香、檀香木、珍珠、宝石等。其制做精细为天下罕见。如金缧丝加点翠、银镶嵌宝石、金錾花、玉雕刻多种多样。在扁方仅一寸宽的狭面上,能制做出花鸟鱼虫、亭台楼阁、瓜果文字等维妙维肖的精美图案。后妃们戴扁方、故意露出两端的花饰,有的还在扁方一端的轴孔中垂一束绿穗,走起路来,行动有节,增添女人端庄美丽的仪态。

  簪:簪的使用很早,在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中,就有圆椎形的骨簪出土。春秋战国时期,金簪、玉簪相继出现并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。帝王饰玉簪、后妃饰金簪。其次象牙簪、玳瑁簪均为臣子戴的簪。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,不外实用型和装饰型两种。实用簪多为光素长针挺,质地多为金、银、铜等,在盘髻时起到固定头型的作用。装饰型簪多选用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,专门用于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。清宫后妃头簪多用金、玉珠、宝石制作,工艺考究,造型精美。如故宫现存“白玉一笔寿字簪”,就是用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雕刻成一笔写成的“寿”字,簪挺就是“寿”字的最后一笔。用同样方法雕制的翡翠盘肠簪,红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的佳作。金錾福字簪,喜鹊登梅簪、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、玲珑剔透而闻名。再有,在金、银底上镶嵌各种珍珠、宝石的头簪,多是簪头与针挺两部分组成。簪头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花叶枝杈,再将宝石做成的花辨、花蕊的底部钻上孔,穿细铜丝,绕成弹性很大的弹簧,轻轻一动,擅摆不停。使飞禽的眼睛、触角,植物的须叶、枝杈形象逼真,维妙维肖。戴在女性头上,无疑增加了几分娇态美姿。

  头花:头花是清宫后妃梳“叉子头”、“大拉翅”发髻的主要首饰,大多以珠宝镶嵌而成。如故宫珍藏的红宝石串米珠头花、羽毛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(松、竹、梅)头花、蓝宝石蜻蜓头花、红宝石花迭绵绵头花、金镙丝双龙戏珠头花、金嵌米珠双钱头花等等,都以制作精致,形象逼真而著称。清宫后妃喜戴头花,因花朵大、覆盖面大,戴在“两把头”正中,显得富丽堂皇。清代后妃戴头花有美饰发髻的用意,亦有显示身份、地位的意思。在慈禧的许多画像、照片中,都能见到她发髻高耸,头戴大朵头花的形象。慈禧不但喜欢珠宝头花,还喜欢戴大朵绒花。这是因为汉语中的“绒花”与满语中的“荣华”近音,戴绒花即有荣华富贵的意思。因此,清宫后妃一年四季都戴绒头花,以求吉祥。尤其应时节顺序戴应季绒花:立春日戴绒春幡,清明日戴绒柳芽花,端阳日戴绒艾草,中秋日戴绒菊花,重阳日戴绒朱萸,冬至节戴葫芦绒花……

  流苏:1904年,美国女画家卡尔为慈禧画了几幅油画像,其中一幅身穿黄底绣紫藤萝团寿衣氅衣,头上梳的“大拉翅”,簪插了许多珠翠首饰:翠簪、凤钗、金扁方、宝石头花、珍珠头箍及下垂的一串串流苏,为慈禧增添了雍容富贵之感。流苏与古代八大首饰中的步摇极为想象。“步摇者,贯以黄金珠玉,由钗垂下,步则摇之之意。”步摇始见于汉代宫廷后妃的礼制首饰。汉代以后,步摇逐渐流行民间,成为妇女喜爱的首饰之一。清宫后妃称步摇为流苏。其形式多种多样,顶端有龙凤头、雀头、蝴蝶、鸳鸯、蝙蝠等,或口衔垂珠、或头顶垂珠。珠串也有一层、二层、三层不等。在故宫珍宝馆展出的一件“米珠双喜字流苏”,是同治帝大婚时,皇后戴过的。流苏顶端是羽毛点翠的大蝙蝠,其嘴里衔着两个小金套环,下面衔接一个羽毛点翠的如意云头。如意云头下平行缀着三串长珍珠。每串珍珠又平行分为三层,层与层之间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。串珠最底端用红宝石作坠角。整个流苏长二十八公分,戴在发髻顶端,珠穗下垂与肩平。是流苏中最长的一件。清宫珍藏的流苏多为皇后所戴,以凤衔滴珠的数量最多。如一龙一凤对峙的称为“龙凤呈祥”,双凤对立的称“彩凤双飞”,牡丹花与凤凰的是“丹凤朝阳”、“凤穿牡丹”等等。皇帝自喻真龙天子,皇后就是鸟中之王的凤凰。封建帝王希望自己多子多孙,所以皇后头饰中凤凰及凤鸟育雏的题材就很多。

    此外,后妃头饰中还有勒子、钿花、疙瘩针、老鸦瓢、耳挖勺等满族特色的首饰,都是清宫后妃梳“两把头”用以固定、装饰发髻的。随着满汉风俗习惯、服饰文化的融合,清宫后妃头饰逐渐被民间所吸收,由此演变出许多深为妇女喜爱的头饰,流传至今影响很深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其他本地文化信息
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